tel 咨询电话: 133 0719 7726
tel_m

  原标题: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3)》我国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但局部噪声投诉举报居高(环境经济杂志)

  楼上的装修声,楼下的广场舞,夜间的飙车“炸街”……你有没有被噪声所困扰?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噪声污染下会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噪声不仅让人烦心,噪声污染更成了“看不见的杀手”。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从生态环境部门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网络渠道)来看,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生态环境污染举报的59.9%,排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1位。

  自2022年6月5日噪声污染防治法施行以来,各地不断加大噪声污染防治力度,持续推进声环境质量改善,多措并举守护“耳边的宁静”。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报告》与往年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物理环境监测室高级工程师李宪同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介绍说,《报告》在2022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版,整体结构分为摘要、全国噪声状况、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噪声污染防治优秀案例、附表和编写说明,变化大多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发布主体更全面。为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的噪声污染防治需要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社会共治等有关要求,《报告》改版后,提供数据和编制单位由生态环境部一家逐步转变为负有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多个部门和单位。牵头发布单位为生态环境部,征求其他部门意见后视反馈情况逐步增加联合发布单位。《报告》封面发布单位仍然为生态环境部,在《报告》扉页增加联合编制单位名单,推动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结构更合理。基于《行动计划》框架,围绕全国噪声状况、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以及噪声污染防治优秀案例等方面,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反映工作成效。

  内容更丰富。“横纵结合”体现噪声污染共治大格局,横向吸纳其他噪声污染防治主要职能部门的工作成效,相关部委提供的工作内容和数据均在文中相应章节备注说明;纵向体现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成果及各部门基层单位在探索开展噪声污染管控中好的经验和做法。

  评价更客观。结合“十四五”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考核工作,重点介绍功能区声环境状况,列出声环境质量较好的地区,发挥正面引导作用。深入挖掘噪声投诉数据,识别投诉热点区域、热点时段,为噪声污染精准管控提供借鉴。

  可读性更强。噪声污染防治优秀案例选取考虑不同噪声类型、不同部门、不同层面城市等差异,案例描述突出防治过程,提升《报告》的借鉴性;修改专业词汇表达方式,文字表述力求通俗易懂、条理清晰,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增加多个专栏,深化和拓展相关工作内容,增强《报告》的科普性。

  《报告》指出,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声环境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96%,夜间为86.6%。与2021年相比,昼间和夜间达标率分别升高0.6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声环境质量相对较好的10个省(区)为河北、青海、内蒙古、贵州、云南、宁夏、黑龙江、陕西、甘肃和广西。

  从1类~4a类声环境功能区来看,各类功能区昼间达标率在91.1%至98.9%之间,夜间达标率在70.4%至94.6%之间。3类功能区(工业、仓储物流区)昼间和夜间达标率在各类功能区中最高,4a类功能区(道路交互与通行干线类功能区(居住文教区)夜间达标率较低。与2021年相比,各类功能区昼间和夜间达标率均有所升高,昼间达标率升高0.2~1.2个百分点,夜间达标率升高1.5~4.9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2022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声环境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95.4%,夜间达标率为83.6%。与2021年相比,昼间和夜间达标率分别升高0.1个百分点和5.5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1类~4a类功能区来看,3类功能区(工业、仓储物流区)昼间和夜间达标率在各类功能区中最高;4a类功能区(道路交互与通行干线类功能区(居住文教区)夜间达标率较低。与2021年相比,2类功能区(商业金融、集市贸易区)昼间达标率下降0.1个百分点,4a类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下降0.4个百分点,其他各类功能区昼间和夜间达标率均有所升高,昼间达标率升高0.8~1.2个百分点,夜间达标率升高2.8~10.2个百分点。

  进一步看,呼和浩特市、福州市、长沙市、深圳市、贵阳市、西安市的昼间达标率均为100%,厦门市和兰州市的昼间达标率分别为98.7%和98.1%。除北京市以外,其余城市的昼间达标率均在90%及以上。

  那么,夜间最安静的是哪座城市呢?答案是西宁市,其夜间达标率为100%。夜间达标率在90%(含)至100%(不含)之间的城市有9座,分别是兰州市、青岛市、福州市、贵阳市、西安市、市、南京市、石家庄市和银川市。

  虽然我国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但局部噪声投诉举报持续居高。《报告》披露,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及生态环境、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合计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案件约450.3万件,同比增加49.3万件,案件办结率为99.7%。

  “噪声投诉量与人口数量紧密关联。”李宪同和记者说,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重庆市、广州市、成都市、天津市、武汉市8个超大城市噪声投诉总件数约148.5万件,占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噪声投诉举报案件总量的三分之一。

  从生态环境部门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网络渠道)来看,2022年共接到公众投诉举报25.4万余件,与去年相比减少1.6万余件。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生态环境污染举报的59.9%,排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1位。

  李宪同分析指出,1月、2月和12月噪声投诉数量较少,3~11月噪声投诉数量较高,7月和8月的噪声投诉数量在3~11月之间相比来说较低。从昼夜时段分布来看,夜间22∶00至1∶00之间噪声投诉数量最多。

  从投诉类型来看,《报告》指出,2022年,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举报最多,约303.8万件,占67.5%,同比升高9.6个百分点;建筑施工噪声次之,约113万件,占25.1%,同比降低8.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噪声约19.5万件,占4.3%,同比升高0.1个百分点;工业噪声约14万件,占3.1%,同比降低1.4个百分点。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需要加强部门协同,落实企业责任,增强公众参与,发挥全社会力量共管共治。”李宪同和记者说,已经发布的《行动计划》从优化营业场所噪声管控、加强公共场所噪声监管、完善社区和邻里噪声管理举措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管控措施。

  在优化营业场所噪声管控方面,对于经营场所,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文化娱乐、体育、餐饮等商业经营者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噪声。对于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要积极营造宁静氛围。

  在加强公共场所噪声监管方面,加大对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开展娱乐、促销、广场舞、体育锻炼等产生噪声污染活动的管理力度。推动地方和行业组织发布广场舞活动倡议或文明公约,加强广场舞爱好者自律管理,自觉遵守噪声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

  在完善社区和邻里噪声管理举措方面,推动公开新建居民住房噪声相关情况。新建居民住宅区安装的电梯、水泵、变压器等共用设施设备应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有关标准要求。室内装修活动应采取比较有效措施并符合作业时间要求。推动建设宁静小区,鼓励社区居民自我管理。

  《汕头市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是噪声污染防治法实施后第一个出台的地方性噪声污染防治法规;

  上海市、重庆市、广州市、潍坊市、平顶山市、柳州市等城市通过修订环境保护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法律和法规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法;

  福州市、厦门市、珠海市等17个城市印发了噪声污染防治法部分条款部门工作职责清单,明确各部门噪声污染防治职责分工和执法责任;

  2022年,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不断加大噪声污染防治力度,持续推进声环境质量改善,多措并举守护“耳边的宁静”。

  在北京市东城区,聚焦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北京市东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严格夜间施工许可审批,压实企业噪声污染防治主体责任,通过发放施工噪声扰民补偿,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夜间施工噪声投诉同比下降55.9%,有效缓解了噪声扰民矛盾。

  在南京市,聚焦夜间渣土交通运输噪声扰民问题,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加强统筹协作,积极地推进渣土白天运输有限开禁试点。截至2022年底,南京市共有300多个施工工地获准渣土白天运输,270多个施工工地获准渣土运输提前至20∶00。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处于“较好”及以上等级的区域覆盖面积占比为69.6%,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

  在舟山市,聚焦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全市推广“广场舞一件事”应用。“广场舞一件事”应用依托“浙里办”APP,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对广场舞申请备案、投诉受理、实时监测和扰民处置全流程管理。2022年,备案广场舞团队39个,累计处置广场舞噪声投诉举报5695起。

  在宿迁市,聚焦夜间飙车炸街噪声扰民问题,宿迁市交管部门将交通运输噪声治理“静音”行动纳入交管民生实事十大行动,启动飙车炸街“静音”行动。行动期间,组织集中整治43次,开展整治宣传83次,出动警力2300人(次),走访摸排汽修改装店铺和4S店148家,共查获非法改装机动车423辆,向重点车辆驾驶人发布“不炸街飙车”提示短信3000余条,查处把关不严机动车检验机构4家、非法改装店铺3家,全力创造安全、有序、宁静的交通环境。

  《报告》指出,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噪声处罚金额约1300万元;对施工工地发放约17.5万次夜间施工证明,施工噪声处罚金额约1.7亿元;新安装机动车违法鸣笛抓拍系统327套,新铺设路域环境低噪声路面约1600万平方米,在道路和新建公路两侧安装声屏障约118.5万延米、隔声窗约76.4万平方米,采用低噪声振动的轨道列车1800余辆,在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安装声屏障约102.3万延米、隔声窗约14万平方米;社会生活噪声处罚金额约1200万元,在公共场所共设置880余套噪声自动监测设备和噪声显示屏,新创建安静居住小区和宁静小区82个。

  李宪同和记者说:“全国各地针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分类管理,采取多种防治举措,持续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旨在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污染问题,持续推进‘十四五’期间声环境质量改善,不断的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关产品

其他文章


X 开云体育官网是什么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13307197726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