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专利查询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专利正文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城市及市域轨道交通的高性能声屏障,包含由面板、侧板、顶板和底板围合而成的中空金属框,顶板的外榫面、边段、护边部与面板上钩面部、上平面部以及面板平面部嵌合,底板的外卯面与面板下钩面部嵌合,面板与顶板和底板的嵌合部位上设置有阻尼隔断件,任意两个声屏障的中空金属框可以通过顶板的榫状凸起部和底板的卯状凸起部榫卯连接。有本发明专利技术效解决了结构振动响应以及二次结构噪声的问题。
1、城市轨道交通设计速度最高为100km/h,市域铁路设计速度最高为160km/h,两种轨道交通设计速度均远低于高速铁路的最高设计速度350km/h,达速运行时,城市轨道交通及市域铁路的列车通过声级低于高速铁路,对于声屏障吸隔声性能需求较低,且声源组成与高速铁路差异较大。但城市轨道交通及市域铁路列车通过桥梁线路时,引起结构振动响应较大,振动传播至声屏障辐射的二次结构噪声较强,需要着重考虑逐步降低声屏障结构的振动响应,以减少声屏障设置产生的附加结构噪声的设计需求。对于材料要求方面,《声屏障结构技术标准》(gb/t51335-2018)中明确不能采用岩棉、玻璃棉类制品作为声屏障的吸收声音的材料,该标准适合使用的范围为城市道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目前高速铁路声屏障通用吸收声音的材料岩棉为主,不能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及市域铁路中。从城市景观需求上,金属声屏障较非金属声屏障更适用于市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但金属声屏障与水泥基或陶瓷基等吸收声音的材料的刚性连接更容易引起结构振动响应以及二次结构噪声,结构的可靠性
1.一种适用于城市及市域轨道交通的高性能声屏障,包含由一组对称的面板(100)、一组对称的侧板(200)、顶板(300)和底板(400)围合而成的中空金属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市及市域轨道交通的高性能声屏障,其特征是,面板(100)分别与顶板(300)和底板(400)的嵌合部位上,面板(100)、顶板(300)和底板(400)的自由端部呈膨大的端头状(700),与端头状(700)相互嵌合的平面或弯折部位呈弧状(800),弧状(800)能够对端头状(700)形成半弧包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市及市域轨道交通的高性能声屏障,其特征是,
1.一种适用于城市及市域轨道交通的高性能声屏障,包含由一组对称的面板(100)、一组对称的侧板(200)、顶板(300)和底板(400)围合而成的中空金属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市及市域轨道交通的高性能声屏障,其特征是,面板(100)分别与顶板(300)和底板(400)的嵌合部位上,面板(100)、顶板(300)和底板(400)的自由端部呈膨大的端头状(700),与端头状(700)相互嵌合的平面或弯折部位呈弧状(800),弧状(800)能够对端头状(700)形成半弧包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市及市域轨道交通的高性能声屏障,其特征在于,顶板(300)的外榫面(3201)和面板(100)的上钩面部(130)之间的角度设计、和/或底板(400)的外卯面(4201)和面板(100)的下钩面部(150)之间的角度设计,以相互嵌合的面之间具有逆向角度偏差的方式来进行;角度偏差δθ优选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市及市域轨道交通的高性能声屏障,其特征是,顶板(300)上方呈平面的部位和/或底板(400)下方呈平面的部位以及面板(100)下方呈平面的部位也进一步设置有阻尼隔断件(5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市及市域轨道交通的高性能声屏障,其特征是,顶板(300)上还设有自顶板平面部(310)向下竖直延伸的至少一组的定位部(340),用于对吸声板(600)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市及市域轨道交通的高性能声屏障,其特征是,吸声板(600)...
技术研发人员:杨丙峰吴才德李波许冠沈志军贺宁王大军姜虎潘晓岩金超韩珈琪周永健王欢张卫东郑博文张兵,
相关产品
其他文章